(藍佐的乾式熟成肋眼)
------------------
LAZO 藍佐牛排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三路一段228號
電話:(03)550-6338
時間:11:30~14:00 17:30~22:00 Wed~Mon
------------------
此行純粹衝著大主廚Thomas開車遠下新竹。
Thomas來頭不小,任職維多麗亞酒店西餐部門行政總主廚多年。
離職後個人一直很關注他的動向,
去年底打聽到消息,原來落腳竹北,與朋友合資開Lazo牛排館。
今年初三開始試營運,順勢訂位。
(自行租地從零蓋起的獨棟餐廳,所以車用GPS查不到門號)
(試營運公告)
(餐廳內)
(餐具)
(不落俗套)
用餐內容:
------------------
美國蒙大拿乾式熟成肋眼牛排(套餐NT.2280)
海陸雙重奏(套餐NT.2420)
------------------
看了菜單,價位意外不高,
其中自製美國乾式熟成紐約客套餐才900實在意外。
問了經理方知這裡賣的Dry-Aging有兩種,
一種美國當地乾熟,另一種餐廳買來自行乾熟。
據我所知,去年底教父也開始提供他們在台灣自製的Dry-Aging。
兩種價格當然有差,自製比美國當地乾熟的要便宜一些。
只是藍佐這兩種價差比教父大許多,
乾熟紐約客八盎司竟壓到900,還是套餐,
這價格要是能一直持續下去就好了。
開胃小點是熟悉的Thomas風格:
溫馨,不失誤,偶爾跳tone卻不過頭,
乳白色系小米糕,入口豬油香,一旁長條原來是自製炸膨皮。
餐前麵包質感之上,撕開蒸氣直冒。
擺了三顆奶油,原味,花生與松露。
Starter表現不弱。
北海道干貝配上吻仔魚帕瑪森薄脆餅,挺合的。
日本和牛Carpaccio佐baby菠菜,充分利用嫩度。
(開胃小點)
(餐前麵包)
(北海道干貝佐吻仔魚帕瑪森薄脆餅)
(日本和牛Carpaccio佐baby菠菜)
蘑菇Cappuccino濃得剛好,帶牛肝蕈香。
牛肚湯有意思,牛肚與小牛膝切丁入湯,柔軟。
Mozzarella沙拉使用兩款水牛起司互動,番茄凍薄片令人欣喜。
小農沙拉以前在維多麗亞168吃過,
是Thomas每天從有機農場挑來的蔬果,微溫方式呈現。
外場透露,裡頭的金桔是餐廳種在牆外,早上剛摘來的。
(蘑菇Cappuccino)
(牛肚湯)
(Mozzarella沙拉)
(中間那皮狀的是自製番茄凍薄片)
(小農沙拉)
(這金桔原來是餐廳自己種的)
(竟種在窗外,哈哈哈哈)
今天的Main Course不意外,幾乎零失誤。
鑄鐵鍋裡多了兩支羊排,原來是Chef請我品嚐的試作品。
我仔細望著開放式廚房,
難得見Thomas從頭至尾在內場緊盯出餐與擺盤,神情嚴肅專注。
以往在維多麗亞時期,168或La Festa各自有主廚與團隊在顧。
他純負責行政與人事,偶爾出來跟客人打招呼。
如今看他以料理者身分重返前線,忽然覺得很感動。
(餐廳訂製的刀具,T&G是兩位經營者名字的縮寫)
(牛排的配菜)
(乾式熟成肋眼)
(另一道主餐烤海鮮)
(配酒)
(這支配海鮮)
先說海鮮主餐。
波士頓龍蝦少見優質熟度,蝦鉗蝦尾的分離擺盤設定討喜。
海鮮料除缺了juicy的帝王鮭外,大部分毫無懸念。
盤中一顆淡色晶球看似突兀,
外場解說是"佛跳牆",我聽完心裡一堆黑人問號。
戳破後醬汁流出,沾一塊龍蝦肉入口,
霎那間違和,果然是佛跳牆的味道!
(擺盤美,不愧是Thomas)
(蝦鉗與蝦尾分開放)
(海鮮料)
(有趣的"佛跳牆"晶球)
(戳破後裡頭是佛跳牆醬汁)
前陣子剛吃過乾熟重鎮Smith & Wollensky的丁骨,剛好順便比較。
藍佐與168或教父一樣,都是跟美福進的美國當地乾熟肉品。
肉汁與味道表現絕對不差,只是在肉味的厚重度上尚輸S&W一截。
這很難解釋,個人向來又討厭"各有各的好"那種毫無建樹的廢論。
仔細想一下,應該說藍佐的乾熟表現較細緻,擺盤也美。
烤大蒜再也非承襲牛排教父鄧先生的風格,
刻意不烤透,保留那一點點微妙的生蒜嗆味。
Smith & Wollensky的丁骨則是自行在台北做乾熟處理。
味道粗曠豪邁,肉汁保留度高,但精緻度輸藍佐。
(肋眼)
(熟度沒話說)
(羊排)
(juicy)
整體來說,到S&W用餐我可能只單點一份沙拉配牛排就好。
但藍佐幾乎是從頭至尾沒什麼弱項,
從開胃小點,麵包,Starter,湯,沙拉到主餐為止都令人舒服。
就算尾段容易被忽略的甜點也中上,熔岩巧克力與舒芙蕾表現稱職。
(配咖啡的茶點)
(舒芙蕾)
(熔岩巧克力)
(nice!)
台灣餐飲界號稱的名廚繁多,但真正熱衷於做菜的少之又少。
印象最深刻莫過於想想廚房的老闆Joseph,
曾任君品及花園酒店行政總主廚多年。
薪水高權力大,不用站前線,但也無法全然照自己意思規劃菜單。
Joseph後來離職,2014年底在伊通公園鄰近開了想想廚房。
2015年我初訪想想,親眼瞧昔日的大主廚內場裡忙進忙出。
兵荒馬亂之際見他毫無疲態,笑容泛光,
正是打從心底熱愛下廚的料理人才有的表情。
如今的邱大主廚Thomas亦不落人後,
我問他為什麼,他回:"我手癢很久了耶。"
我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UNIwithGourmet
相關延伸閱讀:(請用滑鼠點選)
SMITH & WOLLENSKY:股神巴菲特最愛的牛排館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466966187
維多麗亞168牛排館:夢幻澳洲和牛9+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295005221
維多麗亞168牛排館:12月新菜色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338142755
Prime One牛排館2018:米其林餐盤推薦實至名歸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465314675
教父牛排2013年開幕首訪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295005041
想想廚房 Joseph Bistro:北市現階段第一名的印度餐廳
http://kuni.pixnet.net/blog/post/420469894
by GR2 and KU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