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英國國菜炸魚薯條)
-----
Les Tables par ReeL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75-2號
電話:(02)2550-5651
時間:11:00~17:30 Sat
11:30~17:30 Tue~Fri
-----
是地,你沒看錯,這間厲害的餐酒館營業時間在"下午"。
一般餐廳禮拜一公休很正常,但這家意外連星期日也不營業。
Par ReeL的老闆Raven是我很欣賞的廚師。
不論是之前北市基隆路的塞子,
或永和的ReeL餐酒館時期,都一直維持著極高的水準與熱情。
六月開幕沒多久就連兩訪,
但沒時間寫文,直到兩三個月後才難產生出來。
(門口)
(桌位)
(本日菜單)
(飲料)
(水杯)
(Raven)
用餐內容
-----
首訪:
麵包籃(NT.160)
生火腿布拉塔鮮酪(NT.420)
鮪魚醬嫩里肌(NT.280)
加泰隆尼亞式大筍(NT.420)
非洲雞(NT.480)
黑松露蛋乳麵(NT.580)
炸魚薯條青豆泥(NT.480)
二訪:
麵包籃(NT.160)
楓糖孢子甘藍
米蘭式燉牛肚(NT.320)
胡椒乳酪麵(NT.280)
-----
兩訪併一起寫。
Raven的菜從2016開始算起,到今天也吃六年多。
比對一下舊菜單,會發現不少菜色從當年一直延續至今。
重點來了,大部分沒漲價就算了,部份竟還降價!?
塞子時的加泰隆尼亞蘆筍2016年賣420,今天還是420。
2016年Reel的鮪魚醬里肌賣320,今天竟然賣280。
最誇張是炸魚薯條,本來賣620,現在降價變成480!
與動輒用不同名義漲價的其他餐廳相比,Par ReeL讓人舒服多了。
更值得一提是,
菜單上列的價錢都是實價,不須另加服務費,非讚美不可。
Raven開的餐館舊文連結:
(麵包籃)
(生火腿Burrata)
(個人超愛)
(有蜂蜜味的啤酒)
這兩頓吃下來,
發現Raven在新餐廳初期一口氣放了不少歐洲的傳統菜系。
這對大多數主廚而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做得太正統,可能討好不了一般民眾。
以迎合大眾為取向,又可能招徠硬派食客們的閒言閒語。
最慘莫過兩邊都沒討好,所以說吃力不討好阿。
容我基於懶惰只寫幾道有意思的菜吧。
首先是加泰隆尼亞蘆筍,
原名"Espárragos a la plancha",是西班牙常見的傳統菜。
"a la plancha"意味著以熱燙鐵板製作。
加州的大蘆筍以橄欖油熱煎,撒上粗鹽,
尖部香,根部juicy,一根蘆筍兩樣情,
再搭配Chef自製蝦夷蔥醬,好吃。
(Espárragos a la plancha)
(Google上查這道菜該有的樣子)
(非洲雞)
(風味強勁)
(黑松露蛋乳麵)
(松露好香啊)
炸魚薯條更有趣了,可能是講到英國第一個會聯想到的料理。
"Fish and Chips"號稱英國國菜,
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中期,
由一位名叫Joseph Malin猶太移民在倫敦街頭開始賣起。
後來逐漸大流行,街道上愈來愈常見,
官方1910年甚至統計整個英國已有25000間賣炸魚薯條的店面。
如今這道菜不僅是小吃,連不少高檔餐廳的菜單上都看得到。
由於鄰近北海,傳統通常使用大西洋鱈,
所以菜單上有時能見到"Cod and Chips"的寫法。
其他在英國常見還包括使用黑線鱈,綠青鱈,牙鱈或歐洲鰈等。
但這些魚種在台灣不易取得,
Raven退而求其次,使用圓鱈,但起碼配料除薯條外還放了碗豆。
一旁擺一瓶"麥芽醋",沾著一起喫,感受一下英倫風情。
(Fish and Chips)
(才隔兩天菜單就換了)
(貼心的冰桶)
(麵包籃)
(原來是使用這款橄欖油)
(楓糖孢子甘藍)
(米蘭式燉牛肚)
(味道希望再更強些)
胡椒乳酪麵是古老而又傳統的義大利麵。
源自羅馬,更正確說是羅馬Lazio區。
原名"Pasta Cacio e Pepe",
其中Cacio在義大利文為起司,Pepe則為胡椒之意。
Raven依歷史傳統使用了Pecorino綿羊乳酪,而非帕瑪森或Padano。
至於有沒有選用到更正統的Pecorino Romano,這我就沒問了。
麵條選最適合的細麵,起司現刨後與胡椒撒在麵條上。
上桌前刻意在盤底澆點熱燙的煮麵水,
上桌後客人自行將麵與起司攪拌。
藉煮麵水的熱度與澱粉使起司乳化,而非結塊,漂亮附著於麵條上。
Raven的義大利麵吃了多年,
向來都是漂亮的al dente,今天亦不例外。
但認真說,做到如此講究不保證一定合台灣人胃口。
Pecorino是一種鹹度相當重的乳酪,
所以此次在實嚐上也如同預期,鹹度稍嫌單一。
(Pasta Cacio e Pepe)
(道地的作法)
(漂亮的al dente)
來這裡吃飯大部分都是開心的。
Raven在料理上的堅持,
盡力維持道地與正統,獲得不少硬派吃貨們的青睞。
好比炸魚薯條那一道,
盡可能還原正統的配置,另擺上英國人最習慣沾的麥芽醋。
文化不同,口味與喜好就有可能不同。
但就算口味不同,
廚藝者在料理上的用心與職人精神還是能打動最難搞的味蕾。
後記:
認真說,第二次去有一段小插曲。
我剛入座後,發現鄰桌三人顯然早就用完餐。
桌上擺著三台筆電,三人各自滑手機。
直到我吃完結帳,這三人仍繼續留坐與滑手機。
根本把這裡當咖啡廳嘛,看到這一幕叫人怎能不生氣!
我寫文雖然大部分站在顧客的立場,
但遇到對餐廳如此不尊重的"奧客",我也是會發火的。
算了,有些難聽的用詞還是先拿掉,留點口德也好。
(看到這一幕你能不生氣嗎!?)
2022九月三訪:
來自羅馬的脆皮豬肉捲令人讚嘆,
怎能擁有如此厚脆的外層,
一旁的芝麻葉配上黑醋栗醬汁適度陪襯。
應該是吃過最佳的烤田螺吧,青醬也太香了。
使用台式鹹酥雞做法的小牛胸腺過鹹,
但超級下酒,是成功的法台聯姻。
本來自製的麵包籃改由天母某烘焙坊負責,
應該是主廚因生意太忙時間不夠用。
但從未吃過這樣的法式Baguette,
漂亮而又細緻的酵母香與微微酸度。
重點來了,非一般常見的酥脆,
而是咀嚼中帶出軟嫩,像似對死硬教義者的反擊。
舒芙蕾更妙,橢圓的形狀,烤得極為成功。
裡頭香草醬調得極好,就算肚子已撐還是要努力消滅它。
(九月黑板菜單)
(新的常態性菜單)
(Raven)
(麵包籃)
(沙拉)
(法式烤田螺)
(小牛胸腺)
(請了助手)
(Porchetta)
(嗆辣手工麵)
(舒芙蕾)
我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UNIwithGourmet
by Samsung S21+ and KU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