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D3優異的畫質完全擄獲我的心)
使用GRD2好一段時間後,看到其他各大廠馬不停蹄地推陳出新,
Canon當家的G系列至今也出到G11,
LX3的出現更是造成3C界一股不小的風潮,
就在我納悶了好一段時間之後,Ricoh終於發聲了:
GRD3終於登場迎戰了。
果不其然,驚異的規格升級:
光圈從2.4進化到1.9
SNAP有更多選擇,更細緻的九宮格,更大的螢幕,
還有更漂亮的高ISO表現,等等,說都說不完。
不過在網路上一堆又一堆的GRD3作品分享紛紛出籠後,
個人心中的那一團大火,瞬地就被澆熄了。
一直以來,很喜歡一代那高反差相當漂亮的冷色調,
不過當二代出現後,二代的暖色調與更優異的操控性,
反而更貼近我的需求。
因為個人最重視的就是DC的操控感,
其次才是畫質與成色表現。
當三代出現後,所有的毒照紛紛對我指向一個方向,
那就是非常精準的自動白平衡。
突然間,那獨特的GRD色調便消失了,
從三代的照片分享當中,似乎很難找到GRD那獨特的風格所在。
原本GRD系列的數位感相對於其他DC比起來就弱許多了,
但三代不可諱言的又更進一步,
多了更多底片感(這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上一次在BEST測試過GRD3的實機後,
不禁被他的優異操控性所迷住,
但因至今與GRD2的合作相當愉快,
加上個人沒那麼喜歡網路上GRD3作品分享的成色,
對於兩萬多的售價便實在是下不了手,
這不是價格多寡,而是C/P值的問題。
有幸朋友出國前借了我一台GRD3,
便在二十六號下午帶著兩台兄弟機子,
找了間星巴克門市來測試個人最常作的:拍攝美食。
(高ISO測試:GRD2 f/2.4 Iso800 快門1/4秒)
(高ISO測試:GRD3 f/1.9 Iso800 快門1/4秒)
(高ISO測試:GRD2 f/2.4 Iso800 快門1/2秒)
出門前先在機械車位前測試一下高ISO表現,
不過,兩機子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刻意使用GRD2的ISO800對抗GRD3,
我事前就知道三代的高ISO表現已進步許多了,
但卻沒想到可以差到那麼多,GRD3的高ISO顆粒感表現好太多了,
加上1.9大光圈的加持,GRD2相較之下,表現實在是慘不忍睹,
也罷,待會就用GRD2最擅長的項目來回擊吧。
(GRD2的星巴克草莓卡士達隨拍)
(GRD3的星巴克草莓卡士達隨拍)
結果...
在個人最常使用的自動白平衡上,GRD2完全沒有佔到多大便宜,
原本就是一把鋒利小刀的GRD2在GRD3面前似乎完全招架不住,
另外,三代的自動對焦又準又敏銳,比如在二代較不好對焦的鮮奶油上,
三代幾乎是游刃有餘。
三代更大的大光圈給了創作者更多的快門空間與題材自由度,
GRD3就像是一把更為鋒利的小刀,只是端看人怎麼使用而已。
GRD相關的延伸閱讀:
BY GRD2 GRD3 AND KU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