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滷肉飯而來)
--------------
土城陳家莊魯肉飯(原為許家莊)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中華路一段231號
電話:(02)2274-5373
時間:10:00~21:00
中和許家莊魯肉飯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莒光路117號
電話:(02)32349363
時間:06:00~21:00 Wed~Mon
--------------
這一個兩個月不停試許多地緣性相近的滷肉飯。
除少數外,大部分是之前吃過但沒機會寫的。
複習吃過的店家是為了確認及探究細節上的差異。
影響味覺的變因太多,或許無法做到完全排除,
但能力範圍下我還是盡可能嘗試,也算一種浪漫吧。
變因其一就是人為與人事或多或少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所以盡量挑時間相近一起吃最好。
好比這次想試的中和許家莊與土城陳家莊,兩家本是一家。
應該說土城那家原名為許家莊,是中和許家莊的女婿開的,
後來為了冠夫姓才改名為陳家莊。
這兩家多年前都吃過,印象中土城的滷肉飯較合胃口,
如今為了做確認所以重新再吃一次。
首日吃土城店,用餐內容如下:
----------------------------
排骨酥湯(NT.40)
焢肉小份(NT.50)
乾蚵仔(NT.80)
桂竹筍(NT.50)
白菜魯(NT.40)
魯肉飯小份(NT.30)
----------------------------
(土城陳家莊)
(門口)
(滷菜與滷肉)
(一下子上齊)
排骨酥湯向來極愛,看到就是必點。
陳家莊的湯頭尚可,缺乏個性與記憶點,
不過排骨肉量異常多,這樣一大碗40台幣,值得。
(排骨酥湯)
白菜滷不算燉至軟爛,放進大量炸豬皮,耐吃。
桂竹筍微酸開胃,乾蚵仔中等尺寸,可惜碎殼沒挑乾淨。
焢肉我偏好肥點,但今天明顯過膩了。
主角是滷肉飯,陳家莊的滷汁夠香,膠質夠,
與當年印象如出一轍。
(白菜滷)
(桂竹筍)
(焢肉)
(滷肉飯)
整體來說陳家莊滿合我胃口,唯一缺點是坐外頭蒼蠅多。
吃到一半實在受不了,央請店員換室內桌位。
店內沒蒼蠅,還有冷氣可吹,舒服多了。
(拍了十張都有你,害我差點回去再吃一次)
隔日試中和的許家莊本店,用餐內容:
----------------------------
排骨酥湯(NT.40)
爌肉(NT.60)
魯桂竹筍(NT.50)
魯白菜(NT.40)
嘴邊肉(NT.60)
魯鴨蛋(NT.15)
魯肉飯小份(NT.35)
----------------------------
(中和許家莊本店)
(門口)
(門口攤位)
(菜單)
(一下子上齊)
本店排骨酥湯頭調味較為單純,但肉量遠遜於土城店。
嘴邊肉缺乏膠質與嚼勁,不算挺愛。
焢肉好吃,肥瘦比例優質。
滷蛋價位偏高,但滷製不夠入味。
這東西常吃,以鴨蛋居多。
一定滷至全熟或過熟,滷汁若不對或沒滷透,
蛋黃就顯乾澀,蛋白如同嚼蠟。
忽然想到永和金仙保平分店的滷鴨蛋,一顆才十元,
滷得真好。
(排骨酥湯)
(桂竹筍)
(焢肉)
(嘴邊肉)
中和許家莊的滷肉飯一如以往印象,較不合胃口。
今日此行總算恍然,原來是肉燥偏柴缺了膠質阿。
向來不愛偏瘦的肉燥,最知名好比麗水街大來小館:https://goo.gl/FAacnZ
曾拿過兩屆滷肉飯冠軍,但個人就是吃不慣。
(滷肉飯)
我喜愛肥嫩肥嫩又不會過膩的肉燥。
淋在剛悶好又粒粒分明的白飯上,滷香藉著蒸氣昇華,
入口一瞬間是滷汁與白米相互不停的激盪,完美無缺。
相關延伸閱讀:(2017年最愛滷肉飯前五)
正港麻豆碗粿(一甲子餐飲)
https://goo.gl/qgxZCX
小王清湯瓜仔肉
https://goo.gl/Kb5DTZ
阿財虱目魚肚
https://goo.gl/JbAVS7
金仙魯肉飯松山總店
https://goo.gl/4Thx18
北投矮仔財
https://goo.gl/wQrKtA
by GR2 and KUNI
.